捕捉小区日常,历史学者打造了属于未来的“时间胶囊”
2019年《十三邀》第四季第四期节目里,许知远采访人类学家项飙,其中有一段对话颇有意思。许知远观察到在中国问路时会发现,很多人对周围的世界可能一无所知,他在这儿可能待了很久,却无法描述这里。项飙认为很多人对自己周边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如果说今天中国年轻的学生,你要问他:你父母干什么的;当时在这个小区买这个房子,你父母是怎么考虑的;你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与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你的学校(上学经历)是怎么一个过程?他描述不清楚,原因是他会觉得这个有点无聊。”
我相信如果项飙看了这本《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一定会很喜欢的。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徐前进不是年轻学生,他跟项飙一样都是学者,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如何描述清楚自己生活的世界,比如说生活多年的小区,对于大部分人的确是“有点无聊”,但对于一个具备学术训练的学者来说,却是一个兼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本书就是这项工作的结晶。
从作者的简介中,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所做的工作应该集中于过去的时代,而当下的生活,比如说窗外小贩叫卖的声音、路上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话、家里的玻璃窗户被风吹得吱嘎响……这些场景、声音、动作,即刻出现,又即刻消失,看样子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更没有进入历史的可能。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当下状况不会进入人类历史的记忆机制,反而是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离得远,甚至从未被其所属时代的人所熟悉的东西由于符合文学机制的原理,从而进入历史档案,并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主题。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不大合理的,甚至是不利于历史研究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扭曲和变形的能力,小人物会变成大人物,大人物会变成小人物。经过权力、制度与各类意识形态的选择后,历史档案已经与其对应的时间分离,包括扭曲式的分离、夸大式的分离,或者缩小式的分离。在分离之外还有消失,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踪迹消失了,很多事件的因果联系消失了。”
“历史档案已经与其对应的时间分离”,引发的后果是以后的历史学家,即便是拥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于那些未被文字捕捉的情节仍旧无能为力,他可以猜测,但无法证明,“历史档案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历史学家对于关键词与因果推理纵然有极高的技艺也不能弥补那些已经消失的情节。”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作者决定要尝试弥补这个遗憾,“在一个现代城市的小区里生活五年之后,我要用这种策略捕捉身边的流动性,它们无所不在,转眼消失。这是一个温暖与冷漠、单纯与复杂的结合体,也是一个被档案生成机制所忽略的事实空间。即使这个空间完全消失,未来的人也能构建一个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事结构。但如果这个空间的状态被保留下来,这个叙事结构中的词汇、状态和指向会有所不同。所以,塑造日常生活空间的真实感是一个文本学策略。”
不过我们也知道,在小区里每天所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重复性极高的场景,“它们无所不在,转眼消失”,描写这类场景有什么意义?正如前面引言所说的,作者提到了“未来的人”,是的,他要为未来的人而写。因为日常生活叙事在本质上具有未来的视野,也就是说,当这些重复性的景观消失后,它们的价值才会显现。当我们这一代人离去之后,未来的人会了解这个城市小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个时代的抽象理论和宏观叙事也就有了一种补偿性的事实基础。想法有了,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去写这样一本迥异于历史学著作的书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写作策略,“我要对小区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有所取舍:尊重小区的空间结构,对它的时间性做必要的剪接或重叠,在微小空间里(路边、街角、楼道、小广场)构建完整的叙事结构,然后从中提取有意义的景观。在时间性的剪接与重叠之后,原本稀疏的叙事结构变得浓密,而且具有了模糊的、整体性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对于个体生存经验的文本学重建。”
我认为本书极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看作者如何运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作者所生活和描述的这个小区,它处在城市中央,小区建成时正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开端时代,板楼设计,规划简易。小区的公共空间(街道、绿地、商业空间)在形式上是开放的。小区内部和周边,有商店、饭店、宠物医院、电器维修店、药店、建材店、洗衣店、书店、银行、理发店、快递店、复印店、水果蔬菜店等为这个日常生活空间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基础。小区的居住人口最开始是科学界和文化界的名人,随着他们的搬离或者离世,小区的人员流动开始变得异常频繁。在这里短期或者长期居住的有个体户、公务员、私企员工、国企员工、灰暗职业者(代发论文、私刻证件)、教师、网络从业者,以及离别故乡、跟随儿女、说着方言、照看小孩或安度晚年的老人。
这是小区的一个基本概况,接下来作者如何去“构建完整的叙事结构,然后从中提取有意义的景观”呢?我们看一下全书的目录便一目了然,除开前言,全书分为十五章,分别是“街头景观”“公共设施”“广场”“广告”“公共道德”“书店”“狗”“有偿公共空间”“商业化”“人与汽车”“文艺与思想”“岁末年初的同时性效应”“国家与社会”“2018年以后”,最后一章是结论。在每一章节里,作者记录了极为详尽的细节(甚至近似于流水账),然后从这些细节中,以一个学者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重复的日常景观,会因为其重复性消解人的好奇心。一切都是琐碎的,也是无聊的,正因为这种麻木让“琐碎”被剥夺了阐释意义,从而也不会成为历史记忆。作者要做的就是恢复好奇心,突破距离感,接纳琐碎的状态,并视之为日常生活的普遍特点,从中发掘独特的时代精神。
这样的写作策略,作者命名为“实践写作”,它是一种极具个体化的写作策略,既会因人而异,也会因时而异。它要转向过去,寻找那些被文字机制所简化的日常生活结构,认识到文字机制的选择性。对抗“简化”和“扭曲”,是作者力求达到的目标。但我们也知道,只要是用文字表述,无论你如何想捕捉住日常生活那“流动的丰盈”,一定还是会“简化”和“扭曲”的,这个是先天性不足。只能说,作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实践“丰盈”的写作,虽然不可避免会错漏。另外,日常生活叙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说缺少逻辑、个体视野的局限、日常景观在展开时所具有的不稳定性等。不过反过来讲,有逻辑性、宏观视野、具备稳定性的叙事,不正好消解了日常生活景观的具体性么?这恰恰是作者要打破的桎梏。致力于发掘日常生活小空间的意义,聚焦于特定空间里的吃穿住行等对于历史进程无声无息的影响,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去对传统宏观叙事的反拨,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们再回到项飙那期节目,他认为“人类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让你失望。很多时候觉得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能够跟很多大的理论连在一起,但一问现实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那个落空感觉很重要,就逼着你去想,新的现实背后的道理”。理论脱离现实,从自身的话术衍生出更多的理论,与现实渐行渐远,会让很多真心想要用理论介入现实的人产生“落空感”,这让项飙警惕,同样我想也是本书作者所要尝试去突破的。我认为这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实践,它是一本记录当下的书,也是一本写给未来的书。当下的人透过本书可以借此反观自己的周遭世界,未来的人借助本书可以深入了解过去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流逝,我相信这本书的意义会越发重要。
《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
徐前进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延伸阅读
历史学者如何描绘日常生活,这两本新书给出了鲜活的答案作者专访|《流动的丰盈》:这些就是中国小区的缩影热门新书|驶于当下:一场雪天车祸引发的思考
从手动挡到自动驾驶是社会进步?历史学者告诉我们,问题没那么简单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